社会底层出身的孩子大多有什么特点?
我就是社会底层出身的。
我那个底层可能还不是最底层,没怎么饿过饭,但没好东西吃,没好衣服穿是正常的。
早上吃玉米粥,就咸菜。好的时候,有些山芋或南瓜。
中午吃玉米饭,就咸菜和青菜汤。
晚上吃玉米粥,就咸菜。
不知道怎么回事,那时候我很快就会感到饿。
特别是中午和晚上,开饭之前半小时就饿得很难受,一到吃饭的时候,大都是狼吞虎咽,好像几天没吃饭。
上高中的时候,到了最后一节课,我就不耐烦了,希望早点下课去吃饭。
那时候学校教室里没有钟,我自己更不可能有手表,不知道还剩多长时间会下课,只能听学校打钟的声音。
到高二的时候,我正好坐在教室的后门旁边,有一线太阳光正好从裂开的门缝里射进来。
听到中午放学的钟声后,我仔细观察了那丝太阳光射进来的那条线,在那地上用脚反复来回擦了一个痕迹。
从那以后,到了第四节课,我就一会儿就看看那里,只要光线到了那里,我就开始收书,准备去吃饭,一点不耽搁时间。
小时候的家庭贫穷,生活窘迫,让我形成了比较自卑的性格。
上学的时候,不愿意和那些镇上的同学接触,感到低人一等。
看到那些穿好衣服的女同学,更是看都不敢看,远远地就主动避开。
这种性格一直延续到我工作以后。
只想和自己差不多或者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。
对领导既想接近又不想接近。
有时想找领导说一件事会在头脑里盘算好长时间,最后还是作罢。
我三十岁的时候,单位上有一次培训机会。
那时我就在办公室负责文件,那个文件我是第一个看到的。
我心里很想去,也符合条件。
那天晚上,我一夜都没睡好,就是在反复地想怎么对领导说?不知道怎么说,又担心说了领导不答应怎么办?
后来的两天还是在纠结。
第三天,我咬咬牙决定挺身而出。
走到领导办公室门口的时候,看到领导正在很严肃地对科长说话,我只好把伸进去的半个头赶紧又缩了回来。
事情过后好长时间,有一次和领导在一起,正好谈到那次培训的事,我说,那次我也很想去的。
领导很惊讶地说,你想去?为什么不早说,早知道你想去就不派某某某去了。
我听了懊悔不及。
心理自卑是很多底层出身人的通病。
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,也限制了人的伸展。
原生家庭的环境大都对人的一生都有影响。
破解这个难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:
一是不断强大自己。 多读书学习,让自己拥有足够的知识量。
多实践锻炼,让自己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多修养品性,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人缘的人。
自己真正强大是克服自卑的基础。
二是主动多与高层次的人接触。 很多高层次的人品行和能力都很好。
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傲自负,并不是难以接触。
与他们接触多了,你会学到很多,更重要的是你也会渐渐地放松心情,不再惧怕高大上,会不断习惯并适应那种场景。
三是勇于行动不要惧怕挫折。 心理自卑的人大都是想得多做得少。
很多事情都毁于低估自己的状况,毁于过度的低看自己,毁于过度的担忧。
其实,有很多事只要你能迈出第一步,事情基本就成功了一半。
挫折其实没那么可怕,成功大都是和挫折连在一起的 。
赞(5)
|